(通讯记者 陈萱芮 吴毛沨 申欣然)洪水退去,新居落成,搬迁居民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?他们对新家园有何期许?为深入了解灾后重建与移民安置的成效及居民真实生活状况,6月27日,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“适彼乐土,安居新声”社会调研团深入岳阳华容团洲垸洪水灾害后的搬迁安置房小区,开展实地走访与调研,用脚步丈量民情,用耳朵倾听心声,力求客观描绘灾后搬迁群众的新生活图景。
2024年7月5日,团洲垸洞庭湖一线提防发生决口,团洲垸被淹,部分村民房屋倒塌。洪水退去后,团洲垸实施整体搬迁。在此背景下,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组建的“适彼乐土,安居新声”社会调研团,选定了该蓄滞洪区居民迁建试点作为调研对象。如今,拔地而起的现代化住宅,取代了曾经屡遭洪水侵袭的旧居,承载着党和政府对受灾群众的深切关怀,以及居民们对安全、稳定、美好新生活的热切期盼。
调研当日,团队成员在学院指导老师的带领和当地村干部的协助下,兵分数路,有序进入搬迁农户集中居住的安置小区开展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。映入眼帘的是规划整齐的楼宇、平坦洁净的道路、精心养护的绿化景观以及配套齐全的健身休闲设施——这些硬件环境的显著提升,直观地展现了灾后重建工作的阶段性成果。
团队来到安置房小区二期工程——洞庭新村,重点访问了来自团东村的盛队长。来到盛队长的新家,他正忙着检查装修、置办家具。谈及如今的新房子,他也是满脸喜悦。在访谈中,盛队长详细介绍了从动员搬迁、政策落实到房屋分配、装修入住的整个流程,也分享了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挑战、积累的经验以及基层干部视角下的群众诉求与反馈。

盛队长介绍搬迁流程
随后,团队与小区物业管理人员王女士进行了交流。进到物业服务中心,王女士正耐心地帮助村民用手机缴纳水电费,普及网上缴费的操作方法。忙完工作还没喝一口水,王女士又向团队成员们系统介绍了当前小区的整体管理运营状况,包括入住率、物业服务范围、公共设施维护、环境卫生管理以及社区活动组织等方面,为团队了解安置社区的日常运行提供了详实的资料。谈话最后,面对调研成员的疑问,她笑着回答到,“现在村民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我们了”。

物业管理人员王女士介绍小区物业情况
在安置房小区一期工程——团洲新村,农户代表宋师傅结合自身经历,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搬迁前后的生活对比,特别是居住安全感的提升、孙女未来就学的便利、日常购物与就医条件改善等切身感受,并提出了对社区未来发展的一些具体期望。作为“倒垸”后第一个签订搬迁合同的农户,宋师傅认为现在的生活的确更加便利了、更加舒服了。

团队成员与宋师傅家人交流
此次调研活动,不仅是一次深入基层的民生走访,更成为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学子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程。学生们将课堂所学的社会调查方法、数据分析技能应用于真实的社会场景,锻炼了沟通协调能力、问题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。他们以严谨务实的态度,细致记录所见所闻,收集一手资料,力求客观、全面地反映灾后搬迁安置工作的成效与居民的真实生活状态,并将继续整理分析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和访谈资料,以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,为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安置政策、提升社区服务水平、促进搬迁群众社会融入提供参考依据,为书写好灾后重建“后半篇文章”贡献高校学子的思考与力量。